黄连军:和他手中的救命支架

当我脱下30多斤重的铅衣铅裙,从导管室回到医生办公室,黄连军已经换了身干净的刷手服,坐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刚才那套已经在手术中被汗浸湿透。

他双腿架在另一把椅子上,带着护膝和护腰——这是穿了30多年铅衣工作落下的病痛。听到脚步声,他睁开眼打招呼:小戴,今天想听什么故事?

黄连军,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主任,也是安贞主动脉团队中的重要成员,负责主动脉疾病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好的影像科医生,有看片如神的眼力;好的介入科医生,有血管里穿针引线、导丝指哪打哪的能力。黄连军临床一线32年,师从我国影像界唯一的院士刘玉清和介入专家戴汝平教授,并且在34岁开始曾担任阜外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十年:

他是中国最早开展心血管造影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医生之一。

他是中国最早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医生之一。

他是中国最早开展主动脉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医生之一。

黄连军喜欢看各种影像片子,来者不拒,看着看着,就成为看主动脉夹层疾病片子最多的医生;他喜欢搞介入,放着放着,就成为给最多的夹层病人放支架的医生。


救命支架

因腰腿病痛,黄连军走起路来慢慢悠悠,但他却带着全组8位医生时刻准备接手全医院最急的茬:给大出血的血管做腔内修复,无论是大咳血、呕血,还是子宫大出血、主动脉出血,等等。

就在1月22日半夜12点多,黄连军在家里被电话吵醒。一个17岁的女孩车祸主动脉严重受损,被从北京另一家三甲医院紧急转来安贞急诊科。主动脉团队当晚的二线值班郑军副主任紧急发起会诊,最终几位专家评估决定放支架进行腔内修复。黄连军一边安排术前准备,一边赶往医院,仅半小时他就穿着铅衣站在了导管室的手术台上。

手术台上,车祸女孩失血过多,血色素越来越低,一边积极抢救和治疗、备血,一边加速暴露股动脉。外科医生董松波游离出一根比黄豆芽粗不了多少的血管,足足辨认了1分钟才确定这就是股动脉,这么细,要想让支架从这里进去十分困难。

女孩生命垂危,还遇上设备出了点小故障。黄连军恼了,一飙千里,一边迅速组织人员抢修,一边做好放支架的准备。当最终放完支架,女孩获救了,黄连军一边感叹说这孩子再晚一会儿就没了,一边喜大普奔,快乐得像个孩子。

事后,年轻的外科住院医小董佩服地说:“黄主任真心给力啊,这么细的血管,我去血库取血回来,黄主任手里的导丝已经进去了。”

这种场景对于黄连军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这个女孩一样被及时救回。

不久前同样车祸的3个年轻人就没救过来,黄连军连说了几次可惜,都是因为在院外耽搁时间过长,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一个也是从北京另一家三甲医院转到安贞,紧急抢救往导管室推的过程中,受损的主动脉突然破裂了,救命支架没来得及放……

“我们这一组人马每天24小时365天,随叫随到,从急诊通知我们半小时必须站到手术台上,无论刮风下雨。”黄连军带领的介入诊疗科,除了主动脉外,还要随时准备帮别的科处理各种大出血。

也是在不久前,妇产科一个产妇产后12天突然子宫大出血,当时现场那个血流如注,病人血色素已降到5克,马上就不行了,外科手术已经没有机会了。半夜1点麻醉医师给黄连军打电话,黄连军和弟子黄小勇马上赶过去,推进导管室放了两个弹簧把血止住了,命救下来了。

“很辛苦的,平时大家都是早上7点多到医院,晚上10点以后下班,有急诊还得随叫随到,病人太多了”黄连军说。


绝代双骄

朋友能走过1年的不容易,能坚持2年的值得珍惜,3年是奇迹,5年是知己,十年依旧还在的,应该请进生命里,二十年不离不弃的,就是后天亲人。

30多年呢?

黄连军和中国主动脉的领军人物孙立忠,在一起32年没分开过!人体里这根独一无二的大血管,成就了他们独一无二的同学情。一个搞外科,一个搞影像诊断和介入,专业互补,相互扶持,共同对中国主动脉专业的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两人还合作探索出一条多学科协作之路,是对重大疾病的治疗多学科合作的一个典范。

黄连军和孙立忠二人是白求恩医科大学同学,1983年一起分配到阜外医院,26年后又一起离开来安贞重新开创局面,32年没分开过。

从1983年就开始搞主动脉疾病影像诊断的黄连军,说:“以前从我这里诊断完的主动脉病人基本都没有下文了,我亲眼看到,直到孙立忠开始负责大血管,慢慢地,一个个病人术后活着回来了。”

除了在术前影像诊断上辅助孙立忠带领的外科医生队伍外,黄连军把主动脉的介入治疗水平也带到了国内和世界的前列。

1994年黄连军就开始主动脉腔内治疗,2002年在阜外成立团队做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当时每年主动脉介入治疗的例数已全国最多。2009年调入安贞,他带领的介入科每年平均完成各类大血管疾病腔内治疗300余例,完成例数及治疗效果均位居于全世界同类单中心的前列。

这两位医生,从住院医开始一起成长,互相见证结婚生子,一齐埋身于中国的大血管事业,早已不是互相请进生命里这么简单。

当我形容他们是中国主动脉领域的“绝代双骄”时,比孙立忠长一岁的黄连军很认真地说:“我是他的帮助者,我佩服孙主任,中国在医学领域能拿出自己原创的内容实在是太少,孙主任创造的术式,使我们的主动脉水平不但能赶上先进国家,将来我们一定还会有突破,尤其是在治疗夹层方面,以后外国人会向中国人学。”


指哪打哪

长长的导丝在介入科医生的手中,从腿部的血管长驱直入,在“叽溜拐弯”的血管腔内一直通到胸腔的主动脉腔里,在狭窄而血流不断的腔道里,导丝还能指哪打哪。如此神奇。

黄连军形容他们是在血管腔里“纫针”,穿针引线。“怎么送导管,导丝怎么拿怎送,支架怎么释放,定位要精准,还不能移位,这都是有技巧的。”黄连军至今还记得当年跟在戴汝平教授身边一针一线学习基本功的情景。

做主动脉的介入,尤其是主动脉夹层的病人,血管内壁被撕成两条“河道”,真腔假腔难辨,怎么找真腔?黄连军斜着眼看着我小得意地说:“我们有独门绝技,老多了,和你说不清楚,只能在台上体会。”

不仅指哪打哪,“在释放时,这个位置的其他血管,我想全保留就必须全保留,想堵1/3就1/3,想堵一半就是一半,必须精确精准释放。”黄连军说。

在门诊楼地下三层的介入诊疗科,黄连军专门弄出来一间学习室,这里是年轻的医生们最喜欢呆的地方,每天早会听着老师们讨论当天的手术病例,选好不同支架类型、尺寸、搭配、备用方案的全过程,还可以随时通过墙上的两个显示屏,现场直播老师们在导管室的每一台手术。

一整天,时不时有各科的医生或患者家属来找黄连军看片子,黄小勇、吴文辉、郭曦等年轻医生只要在场,都会凑过来学习。黄连军32年来,对帮人看片子来者不拒,“每一次我都是当作一次学习。”搞介入,会看影像也是基本功,在血管腔里钻,你得知道方向在哪,心血管介入和影像是密不可分,所以很多介入科医生都是放射影像科出身。

做心血管介入,尤其是夹层,这是心血管里最重的一种病,本身血管内膜撕裂,有破损的血管更脆弱,随时可能破裂,病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行了,“我们做这样的病例,都是在刀尖上行走,是挑战。”黄连军说。

在黄连军的介入队伍很年轻,几位年轻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除了在加快学习主动脉的介入,都有各自擅长的方向,黄小勇在出血性介入很有经验,吴文辉是先心病介入方向,郭曦对周围血管的介入很擅长。

在黄主任科里呆了两天,当知道我还要跟着他进导管室时,郭曦说:“辐射很大,你可想好了,干嘛这么拼。”然后慷慨地把自己的铅衣递给我说:“实在要进去,就穿我私人的吧,比公家的轻些。”我很女汉子地谢绝了,穿上常规的铅衣,陡增30多斤,瞬间觉得被压矮了5公分,完全不适应,举步维艰。穿上一小时后,就连平时保持着每次10公里长跑运动的我,开始腰酸背痛。

56岁的黄连军在同样的装备下,在手术台上操作了两个多小时,等他脱下铅衣时,前胸后背湿透。“我紧张,真紧张,除了关键时候全神贯注会暂时忘记紧张外,比如支架释放那一瞬间,其他时间都会紧张。”搞了30多年介入的黄连军工作如履薄冰,在这样的强度下,腰腿坏了,血压也高了。


身怀绝技

黄连军毕业之初,正赶上心血管领域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中国奋力追赶欧美的时期,他成为了心血管介入里几项“最早”的医生之一。行走江湖32年,他的勤奋直到现在都没停止过,成为了一种惯性。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心血管的介入治疗、最早开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最早开始主动脉的介入治疗的医生之一,全国很多的心血管介入医生都接受过他的培训。

他是为数不多的会做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老大夫之一,吴文辉说:“这个技术,我这个年龄的年轻大夫几乎已经不会做了。” 这是解决风湿性心脏病的病人二尖瓣狭窄的很好的技术,黄连军1986年就跟着戴汝平主任一起做了,至今已经完成一千多例,其中包括20多例孕妇,是这种技术最早开展、例数最多、并发症发生最低的医生之一。

80年代,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是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非常新的技术,当这项技术逐渐成熟时,到90年代末,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又传入中国,黄连军又全心投入到先心病开创工作,举行了很多学习班,教会了很多大夫;当先心病技术成熟时,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技术又传入中国,黄连军再次全心投入新的创新。

在一边跟国外学介入技术,一边结合临床改良。黄连军摸索出了“两段式”支架植入技术,烟囱技术和复合治疗技术等。

他的团队还改良方式房间隔封堵技术,有效避免了冠状动脉栓塞。 “一个小小的动作的改变可以把并发症大大降低。”黄连军说,外表看起来只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方向,但对患者来说能获得很大的效应。而对医生来说需要很多的知识和经验沉淀,否则医生也想不到这些。

在主动脉瘤里,按解剖病理分型,分为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相比之下,假性动脉瘤由于血管壁三层都破了,被一部分形成纤维包裹堆积堵在破口处,病人随时可能死掉,因此要及时治疗。

经黄连军治疗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已经有102例,随访率达到100%,是国内病例数最多的医生之一。

结合临床的科研是有生命力的持续性的,一台台做来的手术,扎扎实实积累的病例,黄连军的团队不仅发了SCI文章,仅去年一年就拿了3个大的重点课题,以及各种奖项、专利,他和他的年轻医生还都站在了国际的学术讲台上介绍中国的主动脉介入治疗经验。


黄医生长官大人

不久前,一名患者找到黄连军,一报姓名,黄连军就想起这是自己的一位老患者,多老?25年前的1989年!更让黄连军惊讶的是,当对方当场拿出了保存完好的诊断证明时,黄连军都惊讶了——25年前的1989年!当时黄连军给他做过球囊扩张术。

“还有一个老太太,每年都要给我写信。”黄连军说,90年代,老太太60多岁,肺动静脉漏,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疗,后来找到黄连军解决了问题,之后老太太的两个女儿也因同样问题找黄大夫做,小外孙女动脉导管未闭,也是找黄连军做的试封堵。

“你猜他给我写的每封信的开头称呼是什么?”黄连军又崩不住一脸的小得意,忍住笑说:“黄医生长官大人……”

还有一个让黄连军念念不忘的病人,“我一辈子不会忘记一个病人给我送的礼,常常和别人讲。”90年代初,阜外放射科,病人就多得做不完,要医生加班才能赶上早点做上造影,病人要付加班费200 元\人。当时放射科的蒋副主任找到黄连军商量,门诊有一个病人,20多岁小伙子,为了来北京看病,家里卖了牛,父亲还天天在外面要饭。黄连军满口答应,不收加班费给小伙子做了造影。

小伙子做完外科手术出院时,第一件事是到导管室找到黄连军,“抖抖索索从口袋拿出一盒烟,特破,从烟盒里掏出一根递给我。”黄连军当时没要小伙子的烟,但这个镜头却历历在目,“我们早点给他做,他父亲就可以少要一天饭。”

“我觉得,医患关系应该是特别好关系,一个陌生的病人,来到医院,躺到我的手术台上,我给他做造影,做介入,我的一个不经意、不小心的动作就可能置他于死地。一个人把命都交到你手里,这是多大的信任。为什么我血压高,因为每时每刻我都精神极度紧张。这跟外科手术一样,一刀下去哪拉破了就完了,导丝导管也一样,一捅没捅好,病人可能就没命了。

“没有轻病人,只有复杂不复杂,病人往手术台上一躺就是重病人,脑子崩紧那根弦,一级战备,每一步每个动作都要精心设计。

“医患关系,只能越来越好,不能越来越坏,因为别无选择。医院就是死人的地方,但不该死的就不能让人死掉。人终归是要死的,医生治得要病,救不了命。

“现在医患长期这样告来告去,不仅会阻碍医学发展,还会让很多本来能救过来的病人,医生出于各种自保性顾虑而不敢救。”

这位和生与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56岁老大夫,对如今的医患关系一口气说了很多,我照实录入整理下来,分享给大家。


医生档案

黄连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介入诊疗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专业特长

心血管疾病X线平片、CT、MRI及心血管造影诊断,各种瓣膜病、各类血管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擅长各类心血管疾病造影检查技术。

兵器谱认证

主动脉疾病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黄连军,男,1959年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中国医药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介入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委员,中国静脉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影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心脏病委员,亚太心脏联盟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专家委员,卫计委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员。

1983年开始从事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1985年开始从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1985年参与开展肾动脉、髂动脉球囊成形术,1986年参与开展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1990年开展主动脉狭窄介入治疗,1994年参与先心病介入治疗,1996年开展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2002年开展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已完成各类心血管疾病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万余例。

介入治疗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主动脉夹层治疗新策略研究及应用(2009-J-253-2-09-R02)(第2完成人,2009年);(2)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及应用研究(15-2-007-05)(第5完成人,1997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学技术及应用研究(96100703)(第3完成人,1996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主动脉夹层治疗新策略研究(200801043P1302)(第2完成人,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2006-275)(第1完成人,200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主动脉夹层治疗新策略研究(2008医-3-012-02)(第2完成人,2009年)。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

共发表论文150余篇,参于编写著作15部。

Responsive image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