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若是听不见,阻断的是人和人之间心的交流。我追求的不只是患者听得见,还得听得好。”近二十年来,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致力于应用人工耳蜗为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重建听力,并不断推动技术的发展为他们修补耳朵里的暗伤。
目定点医院,全国疑难病例都流向我们,我们没有退路,必须迎难而上!
有温度
在李永新看来,以人工耳蜗帮助听障儿童重返有声世界并不是终点,而只是开始。多年来,为了让听障儿童更好地恢复正常人的生活,他在微创里找到了“答案”,而这一切要从“一个勺子”说起。
作为帮助重度、极重度听障重建听力的主要手段,人工耳蜗手术虽然可以改善患者的听力,但听力重建是项复杂工程,患者们的感受是手术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那么患者、尤其是先天听力障碍的患儿是否真的从心里接受人工耳蜗呢?带着这个问题,2003年,李永新遍访北京听力康复中心,他发现术后伤口瘢痕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
“每个人头上都有一条长长的疤痕,周围头发都不生长,女孩子还好些,头发长了能遮盖一些,但男孩子头发短,疤痕特别明显。”回忆起当初看到的情形,李永新脸上出现了少有的严肃。一道道像“蜈蚣”一样显眼的疤痕,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病人“与众不同”。“在病房,我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孩子刚做完手术,纱布摘下来后他的眼镜腿一直摩擦着伤口。那里已经红肿发炎了,因为太难受孩子一直在闹。那个时候,很多孩子们从心里排斥这个手术。”说到这里,他不免唏嘘。
受到触动的李永新决心改善这种状况,提出将微创引入到人工耳蜗植入技术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切口问题,李永新的想法是沿着耳朵后开个小切口,但这里就遇到一个问题——手术视野难以暴露,术者操作困难。
卡在这个问题上的他,一段时间内有些“魔怔”,睡觉想、吃饭也想。最后,还是在饭桌上找到了灵感。“一次在食堂吃饭,我拿着个勺子喝汤时突然灵机一动,勺子翻转过来放在耳后切口里能合适吗?”想到这,李永新饭也吃不下了,抄起自己弯好的、消过毒的勺子便上了手术台。
测试发现,勺子确实对支撑切口非常有用,有了勺子的帮助,他就能轻松地用电钻磨植入体骨槽,顺利完成手术。借助“勺子”,他将原先十几厘米长的大S型切口缩小到不仔细找几乎看不出手术痕迹的三厘米小切口。
此后,李永新带着他的“勺子”东奔西走,与全国各地同行交流切磋。“那个时候带着勺子过安检,人家问勺子把弯过去什么意思?我说这是不小心歪的。”提起这段往事,李永新仍难掩兴奋,“当时还有个好玩的现象,你可以看到好多耳科医生包里都有一个饭勺子”。
李永新以“勺子”为原型发明的皮瓣保护器
经过摸索,李永新采用小切口技术、圆窗植入电极,术后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可以更有效地保留患者残余听力。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努力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认可。
一个因化脓性脑膜炎引起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孩子,经李永新的微创手术右耳植入了人工耳蜗。“拆线后,孩子的伤口愈合得特别漂亮,就像一个‘隐形’的天使翅膀。而且相比左耳的助听器,孩子明显更喜欢耳蜗的声音。”对于孩子的转变,家长看在眼里,感激在心。
十个月后,当孩子再次来到同仁医院,指着耳朵吐字清晰地告诉李永新:“李大大,我还想要一个小耳机(人工耳蜗),塞在耳朵里的这个耳机(助听器)不舒服,您再给我安个小耳机吧!”听了孩子的话,李永新是既惊讶又高兴,惊讶的是这是他第一次听到一个四岁的孩子主动要求再做一个人工耳蜗,高兴的是他的患者终于从心里认可了人工耳蜗。从排斥到主动要求,他改善的不只是术式,更是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
面对患者,他常说:“耳朵若是听不见,阻断的是人和人之间心的交流。我追求的不只是患者听得见,还得听得好。”在他看来,医生应该是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病人打交道必须要有温度,从患者角度出发,替患者考虑。
在与听力不佳的患者交流时,李永新总是习惯“扯着嗓子喊”,到了门诊区,只要循着声音就能找他的门诊室。经常半天门诊下来,嗓子都哑了。有时喊话还不够,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担忧,他总喜欢和患者握握手、拍拍肩,微笑配以竖起的大拇指让他们宽心,临走时还会说声“祝你好运”。为了将病情讲述清楚,他或拿着“道具”、或用形象的比喻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以汽车比喻人耳,以发动机比喻耳蜗……
李永新坚信,语言是种艺术,它是有力量的。心思细腻的他解释起病情来也“因人而异”:如果是南方病人来看病,他会尽量不用“没啥事,赶快回家吧”这种简短的词语来交代病情;但如果来的是粗犷豪爽的东北汉子来看病,他也不会事无巨细地唠叨个没完没了。
对于李永新的行医之道,他的学生陈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门诊时,哪怕是非常害怕穿白大褂的小朋友,老师也能用他的亲和力与小朋友打成一片。”
有高度
说到灵性,李永新心中的代表人物非孙悟空莫属。仅凭师父拿着戒尺走到身边敲打三下等细节,孙悟空便悟出师父要他半夜三更从后门去学艺,最后习得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孙猴子聪明,换一般人肯定猜不透。手术也一样,虽然都是基础招式,但招无定招,每台手术都需要随机应变,兵来将挡。灵性来自于哪?来自于你对生活方面的方方面面的观察力、洞察力。”
在李永新看来,好医生不光是手底下活好,还要有逻辑、有灵性。
李永新的外科手术灵性早在童年显现,且颇有点无师自通的意味。某天父母上班后,李永新在家负责照顾两个妹妹,做饭时家里养的鸡突然冲进了灶膛,抓出来时鸡毛已经烧光了。看它可怜,李永新便用家中的玉米粒喂食,可吃进去的玉米又都从鸡嗉子里掉了出来。原来是那里被烧了个洞。“救鸡要紧,我就让妹妹抓着它,用家里的针线把鸡嗉子的伤口缝上,鸡就又能正常进食了。那时候我上小学五年级。”回忆起这段小插曲,李永新笑言这应该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台“手术”,且一次性成功。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敢操针上阵完成“外科手术”,相信没几个人有这样的经历。但李永新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上大学,兜兜转转还是学了医。本科、研究生读完后,越发对耳科产生了兴趣。“当时的导师席焕久和孙连玉教授看我喜欢耳科,他们让我就做内耳的解剖,‘把解剖熟悉了,外耳、中耳、内耳、颅底就都通了’。”导师们的一番话,为李永新指明了方向。
此后的一年里,李永新的生活被定格在学校的解剖室、医院的放射科的两点一线上。白天在学校解剖到傍晚,随后带着解剖用的头部标本到医院放射科做CT扫描存储数据,他常常是凌晨一两点钟独自一人驮着两个标本骑行于连路灯都没有的偏僻小道上。“那时候要真遇到个警察,我都说不清。不过也是那时候让我明白了夜间引吭高歌者何也?惧也!”说到这里,李永新发出标志性的爽朗笑声。
夜半唱歌壮胆,到了学校时宿舍门早已经关上了,他只能爬窗户进实验室与标本同眠。“回想起来,这是我人生中最丰富的一段时光,也正是这段时间让我在解剖和影像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韩德民院士带领李永新和团队正在做人工耳蜗手术
博士学习期间,李永新来到同仁医院遇上了韩德民院士、赵啸天教授,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以挑剔闻名的严师手下,他的技术水涨船高。
多年来,专攻复杂人工耳蜗的李永新,疑难手术占40%以上。“北京同仁医院作为国家人工耳蜗项目定点医院,全国畸疑难病例都流向我们,我们没有退路,必须迎难而上!”
作为同仁医院耳科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李永新及其团队成员每年要做很多高难度耳科手术,包括疑难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耳炎胆脂瘤手术、听骨链重建、人工听骨植入手术、梅尼埃病等眩晕外科手术、听神经瘤/颈静脉球瘤等侧颅底疾病的手术、耳硬化症人工镫骨植入手术……据介绍,李永新现在每年要做五六百台手术,只要一上手术台他的热情总会感染激励着大家。
李永新在UZA医院做人工耳蜗手术(资料图)
不久前,从事人工耳蜗专业18年的李永新,受邀出席了“第15届国际人工耳蜗及其他听觉植入大会”,并受大会主席邀请,前往其所在的Universitair Ziekenhuis Antwerpen(UZA)医院,为一位严重的内耳畸形、诊断为IP3(X-linked deafness)畸形的患者做了一台复杂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此举开创了国人在欧洲做人工耳蜗手术的先河。
谨慎起见,术前李永新和世界顶级专家们讨论了一小时。为了防止术后易出现的脑脊液耳漏、脑膜炎等并发症,他用自体肌肉组织填塞耳蜗开窗处;为了应对极易出现的电极进入内听道而非耳蜗、脑脊液汹涌而出等问题,他在术前对患者耳蜗进行了精细地测量,确定了电极植入深度和角度,并确定了植入人工耳蜗的最佳路径。由于难度过高,此前UZA大学医院从未开展类似手术。
李永新手术过程顺利,电极准确地放置于耳蜗内,术中监测显示反应良好,术后无并发症。
谈及此事,李永新不无骄傲:“这种IP3手术是最困难、最复杂的,在骨头里头走电极,你脑子里怎么想的,它从哪过来又转过去,完全靠手上的感觉。作为中国的耳科大夫,能被邀请到历史最悠久、技术最发达的欧洲做耳蜗手术,说句实话,这对我、对中国耳蜗界都是一个极大的荣誉。”
有厚度
作为一个从小立志学武的人,李永新最喜欢的还是武侠人物。“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物,相比大侠郭靖,我更喜欢杨过。”从医以来,为了能像杨过那样身怀各种绝技,李永新遍访业界“高手”,取长所用。
在科室里,李永新是出了名的“文艺范儿”医生,中外典故信手拈来。一堂中耳炎课,他能引申到二战期间德国空军在鼓膜上打洞抗击高压,从而让年轻大夫们明白引流和通风的区别。
在了解了李永新的成长环境后,就不难理解他对文学的热爱。据他回忆,小时候父亲作为“文学青年”对他影响很大,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书。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他就能在班里给男同学们说书,《水浒传》一百单八将的外号倒背如流,《红楼梦》所有章节名都能复述……说到这段经历,李永新眉飞色舞:“其实你看各个学科大师级的医生,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科学离不开文化,你要了解不同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
游历过欧洲的德国、意大利、英格兰、奥地利、法国、比利时,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北美洲的美国等人工耳蜗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李永新将不少国外的先进理念带了回来。
李永新的门诊上经常会穿插很多小的门诊手术,这便是他从世界耳科圣地——美国洛杉矶豪斯耳科研究所做公派访问学者时学到的经验。“我们现在耳科门诊和西方的门诊差在哪?差在一个小病的治疗上。美国人把手术室搬到了门诊!”
一位病人鼓膜附着一些分泌物七八年,前后辗转多地未能治好,抱着最后的希望找到了李永新。“其实这算不上疑难病,处理起来只需要十分钟左右,但在骨膜上操作,风险高,非常考验技术,术者的手要稳、准、柔。”经过他在门诊的治疗,这位病人一身轻松,临走前再三感谢。
除了引入国外的理念,他还借用了改良后的鼻窥镜器具,这套器具既有利于保护病人正常结构,而且病人的感受也更好。借助这套器具,他门诊上就可完成外耳道肉芽清理、皮瓣修复、鼓膜穿刺等简单操作。
去过这么多国家,学习了那么多文化,离不开他说的一口流利的英语。人工耳蜗是由国外引进的新技术,想打破技术壁垒必然要与国外加强交流,这时候他的英语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每有外国人来医院交流,他就担当翻译角色。从2000年开始,韩德民院士要求团队每年都要去参加世界人工耳蜗大会、与国际接轨,今年已经是李永新第十次参加这项盛会。“从第一次去作为一个学生坐在台下,看着台上台下所有人都是‘明星’,到今年走上台前发言,并在世界顶尖专家学者面前做手术,台下台上这几十米,我走了十八年。”回想这一路,李永新感慨良多。
有尺度
“自律其实就是一个收放的过程,克制到一定时候就该放一下,放松到一定程度就该收一下。一张一弛,收放有度。”工作中,处处能显示李永新对度的把握。
热爱足球的李永新,最欣赏的足球运动员是C罗,在他手机里存着好几张C罗的照片。闲来无事他总喜欢翻看,以此激励自己。
“30多岁的C罗25米冲刺跑仅用3.61秒,堪比田径运动员;弹跳超群,原地腾空能到79cm,比NBA平均值还高;至于力量,你看他腿上的肌肉……”虽然隔行,但李永新认为自律是通往成功的通用钥匙。作为运动员,为了保持竞技状态,C罗每场比赛过后都要做一些额外训练,冷热水澡反复冲洗,做力量拉伸。作为医生,李永新也要克制很多的东西,酒不能喝、烟不能抽,为了手术时手不抖,要适当做一些力量训练,为了应对高强度的手术,还要保持健康的体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即使天才如科比,也因为“谁知道洛杉矶早晨四点钟什么样”这句经典的话,更让人敬佩。
控制有度的李永新,在手术时要严格控制出血量,每台手术都要将出血量控制在10ml以内。助手在手术器械台上放太多器具,他会叮嘱助手下次有选择地摆放。“东西多少也要有度,不是越多越好,不用的东西就收起来,否则既占地方,又降效率。”李永新边手术边教导助手。
在面对学生时,李永新也会特别注意学生的感受。“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很强,不能再用老一套了。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我就发现他们特别喜欢鼓励学生,这样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的自律精神。所以我带学生主要靠他们的自觉性,有问题我不用训斥,点到他们就能领会。”
生活中的李永新也是balance的高手。喜爱运动,踢球、拳击结合,既练上肢力量,也练下身肌肉,追求整体上的均衡。常常趁着忙碌的间隙,他也要练上那么两下子,既缓解了工作的紧张,也活动开了手脚。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总以饱满的精神示人的他,私下里还有静心打坐的习惯。“疲累疲劳了一天,我会打坐半个小时,冥想、放空,让自己变得静下来。”一动一静间,找回最佳平衡状态。
后记
作为医生,李永新称得上“高富帅”——高情商、富学识、颜值帅。面对患者,他“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化患者烦忧于无形;面对学生,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再晦涩的知识都生动了起来;面对生活,他沉心静气、从容不迫,构建自己的生活美学。
在李永新的身上,笔者看到很多矛盾对立面完美地融合,中西合璧、动静结合。有时候忍不住会想,如果不做医生,李永新会做什么?放在古代大概是位侠士或书生,出生在西方可能是位社会学家、哲学家,或许也能成为中国版C罗也未可知。
星期一 上午(西区专家中心)
星期三 上午(东区特需)
担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耳科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耳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人康复协会听力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ournal of Otology》、《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华耳科学杂志》、《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核心杂志编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15篇,学术论著80余篇。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