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中国顶尖医疗团队——
本期人物: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神外七病区主任 特需病区主任 张 俊 廷
一根发丝的直径,肉眼几乎难以分辨。而人体的生命中枢 —— 脑干领域,密布着细如发丝、阡陌如网的神经系统,复杂程度无法形容。
“ 古之成大事者,
不惟有超士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 用这句古语形容
张俊廷近四十年来的从医生涯,恰如其分。
在医学领域,脑干肿瘤和颅底肿瘤疾病一直被称为“手术禁区”。能闯进这个“禁区”,并不断挑战一个个险峰的医生,不仅要艺高胆大,更要有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年过耳顺的张俊廷,已记不清有多少脑干肿瘤的危重病人在他的手术台上获得新生,有多少病情复杂的颅底肿瘤患者,被他从死神手里硬生生拽了回来。有患者复诊时说:“老家的人说我命硬,其实是张(俊廷)主任的本事硬!”他还不知道的是,在脑外科领域,张俊廷被誉为 “亚洲第一刀” 。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俊廷带领团队在脑干肿瘤和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众多开创性的成就。听起来霸气十足的“亚洲第一刀”,是他的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创造“禁区奇迹”得来的。
金字招牌之下,自然是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
在临床方面,他每年成功完成颅内复杂疑难性肿瘤及脊髓内肿瘤显微手术近500例,而且无论在肿瘤的数量、全切率及术后疗效上,都是国际领先水平;
在学术方面,近四十年来他先后发表论文180余篇,主编《颅底及脑干肿瘤外科手术图谱》,参加编写《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手术学》、《颅内肿瘤外科学》等多部神经外科专著,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其他各级科技进步奖十来项……
成绩斐然,但张俊廷仍披星戴月,如常战斗在一线,苦累并愿与外人道。面对病人时,他的微笑总让人瞬间放松下来。
大成者胸中自有乾坤。提到对事业的态度,他坦言:
“如果我只是一名普通大夫也就罢了,但作为一名神经外科主任,我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
奇迹,通常被指不可能发生,却又发生了的事情,多半还是偶发的。但张俊廷和他的团队,却一直走在“创造奇迹”的路上。这几个字后面,外人很难理解每次医者所要面临的风险。但于张俊廷而言,原因却简单而朴素:很多找到他的病人,基本已经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了,能治就要尽力给治,不能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如果每个大夫都因为风险大就放弃手术,也就没有医学奇迹的产生了”。
创造奇迹自然不是天生注定,张俊廷的求索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戏剧性。当年,刚参加工作的张俊廷绝对没想到自己会走上神经外科医生这条路,这也绝非是他的本意。
究其原因,他感叹:“时间倒退30年前,根本没人愿意做脑外科大夫,因为太没有成就感!”但是197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的他,也只能一头扎进了这条看似艰难且毫无前景的小“胡同”。
虽然已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情形,但当初神经外科病房中的惨淡场景依然深深刻在他的记忆中。那时,一个病区有30多位病人,术前可能看起来还同常人一样,但是术后却有的偏瘫的,有的失语的,甚至还有多位陷入昏迷。这不仅对病人和病人家属是沉重的打击,对主诊医生来说更平添巨大的无助与挫败感。
那时,禁区几乎就真的是“禁区”。
当年的艰难,主要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所致。那时,神经外科大夫根本没有核磁、CT可用,只能依靠患者的表征及个人经验判断患者病情,而且治疗手段极为有限。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神经影像学(CT、MRI、DSA)的发展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脑外科手术治愈率明显提升,这使得张俊廷逐渐有了身为神经外科医生的成就感。
1982年,张俊廷随恩师王忠诚院士迁至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王忠诚院士在脑干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脊髓内肿瘤等方面享有盛誉并作出过重大贡献,张俊廷在导师言传身教下,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还参与了当年“脊髓髓内肿瘤和脑干肿瘤”这一攻关项目,开始对于创新的探索。
2009年荣获第二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王忠诚院士为其颁奖
命运让张俊廷“再次出发”。
他开展了多项创新性的研究:从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操作技巧、神经功能保护到手术后病人的康复,总结出一整套的治疗常规和易于推广的临床经验。
比如:
首先开展了耳前颞下入路切除鞍旁及海绵窦肿瘤;
首先采用了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
同时设计并开展了经双额扩展入路切除蝶窦区及上斜坡肿瘤的治疗方法。
通过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分离肿瘤、保护脑组织及神经功能的措施,减少手术的副损伤,使脊髓髓内肿瘤和脑干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并因此获得了国家级和市级科技进步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耳前颞下以及经双额扩展入路,看似仅仅是从手术入路的方位上的突破,但实质上是为张俊廷打开了一个征服命运、征服禁区的大门,“别人做不了的手术我能做,这种成就感给了我不断攀登高峰的动力”。
一个入路的改变,不仅仅是张俊廷医术上的创新,它改变的还包括众多病患一度难以挽回的绝望。
2014年的深秋,李先生携患有脑膜瘤的妻子刘女士找到了张俊廷,见面第一句话就是: “张主任,无论如何请您帮我们想想办法!”对于李先生来说,张俊廷已经是他们夫妻俩最后的希望。
刘女士是在2014年9月被确诊患有脑肿瘤,情况不容乐观,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李先生带妻子先后寻访过多家医院,得到的答案均是“这个手术我们没把握给你做,一点把握都没有!”
实际上,脑膜瘤在脑肿瘤里并非最严重的一种,它属于良性肿瘤范畴,生长慢,病程长,发病率在颅内肿瘤中居第2位。
然而,为什么李先生跑遍了大小医院,都被拒之门外呢?
张俊廷告诉记者,这主要是由于刘女士的肿瘤位置非常深,位于颅底岩斜区部位,直接压迫脑干,威胁生命中枢,对于神经外科来讲,可说是操作难度最高的手术。
在大脑的中枢系统中,颅底至关重要,肢体功能和呼吸功能都靠颅底支配,且颅底神经丰富,有12对颅神经交织穿过,如果在颅底位置出现肿瘤,不仅会造成肢体、呼吸障碍,还可能影响五官功能,放任生长同样危害极大。
就刘女士的情况看,她颅底的肿瘤体积足有五六公分的鸭蛋大小,比常见脑膜瘤大了一倍,不仅严重压迫了脑干,还挤压到了颅底七八条神经,一旦手术出现问题,轻则嘴歪眼斜,重则危及生命。这也正是张俊廷初见刘女士的片子时,一反微笑的常态,眉头紧锁的原因。这样的病情绝不多见,挑战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望着家属绝望的眼神,张俊廷眉头又一点点舒展开。
手术那天,李先生在手术室门外度过了终生难忘的五个小时,“我非常信任张主任,但手术不结束,我这心就是落不下来啊!”
也难怪李先生揪心。手术中,张俊廷需要将患者大脑轻轻抬开,而后从一个仅一两公分的缝隙中将肿瘤与包绕的神经剥离,并将肿瘤破碎,分离成米粒大小再取出。只是想想都会让人不禁手抖。欣慰的是,在张俊廷娴熟的技术下,鸭蛋大小的肿瘤在五个多小时里被全部切除,手术完全成功。
在这个手术中,张俊廷采用的就是“右耳前颞下经岩骨入路肿瘤切除术”。与传统的切除部分大脑寻找肿瘤的方式相比,这种入路开颅方便,损伤小,适合完成大部分岩斜区脑膜瘤、三叉神经鞘瘤等。
“耳前颞下经岩骨入路”的手术方式最早由日本教授T.Kawase提出的,张俊廷对此进行了改良,提出“改良耳前颞下硬膜下经岩骨经小脑幕入路”,T.Kawase教授对这种改良后的手术方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目前,张俊廷教授已经总结了616例采用此入路完成的颅底肿瘤手术,数量居全国之首。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前主席Samii教授曾在看过这些病例后评价:“技术精湛!疗效满意!”
616例
只是对奇迹的一个过往记录,更多的奇迹,还在张俊廷以及他的团队手中不断诞生。张俊廷团队在颅底肿瘤显微治疗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今,全病区在岩骨斜坡区脑膜瘤手术治疗方面全切率达到近85%,而且手术致残率明显下降。在对于颅底肿瘤方面,其诊断治疗水平在国际上也已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2015年,张俊廷作为第一完成人,在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答辩中就《颅底肿瘤显微治疗技术平台的构建及规范化治疗研究》所汇报的成果,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包括:
创新性地设计了乙状窦前入路双骨瓣开颅法,明显减少骨质缺损,减少并发症;
创造性地提出硬膜下颞下经岩前经小脑幕入路,明显简化操作步骤;
改良了远外侧入路,首次提出经髁后入路切除病变的理念等等……
据了解,该研究项目已经发表论文达 136 篇,其中SCI 收录了39篇,累计影响因子78.323。项目的研究结果还陆续发表在《Neurosurgery》、《Journal of Neurosurgery》和《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等全球医学领域的顶级专业杂志上,在国际医学领域获得了巨大反响。
张俊廷在给学生们上课
走在通往世界之巅的路上,每跨过一道险峰,
张俊廷都顾不上停留和回望,只认准“学无止境”。
每周三早上七点到八点,是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全体医生的学习时间。神经外科150多名医生齐聚一堂,一同学习国际医学文献和最新动态,并结合本院实际病例进行经验的分析和总结。张俊廷告诉记者,到2016年,这个传统已坚持了整整9年。
成大事,不能靠单打独斗。在张俊廷看来,一个团队的强大不能仅体现在几个“独苗”身上,团体集体破浪的力量要比几个“独苗”单独成长大得多,“一个医生看了上百个病人,必然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要让一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的经验,一个人的教训成为大家的教训,才能让大家少走弯路,成就一个团队的发展”。
如今流行“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对于张俊廷这个天坛神外的大家长,他殷切期待着自己的每一个“子女”都比自己更优秀,“我不想让我的遗憾成为后来人的遗憾,我的短板成为后来人的短板”
这是张俊廷的风格,也来自于恩师王忠诚院士的传承。“王院士一生都在不断进取。同时,他也致力于发挥每个大夫最大的潜能,带领整个团队一起往前走。”提到恩师和天坛神外,张俊廷暖心的微笑颇显出几缕自豪。
侠之大者,不拘小节。但在跟访张俊廷这段日子里,记者深切感受到一位50后医者的认真自律:早上三组俯卧撑,晚上两组俯卧撑,这是60岁的张俊廷每天的“必修课”。
稳定的双手是体现一位外科医生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练就一双稳健的双手,张俊廷年轻时就经常练习羽毛球来提高肌肉力量。如今上了年纪,他选择对身体负担相对较小的俯卧撑。
采访中的某一天中午,距离门诊结束不到一个小时,张俊廷快步走进了手术室,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位22岁的女性脑膜瘤患者。
这本应是一例相对容易完成的凸面脑膜瘤手术,然而她的右脑水肿严重,肿瘤几乎与大脑皮层全部粘连,所以难度就在于切除肿瘤的同时不能伤害与之粘连的肢体活动功能区。此前,患者曾于英国就诊,思虑再三,还是回国来找张俊廷。
手术中的张俊廷就像一位胸有成竹的儒将,手上的动作行云流水。显微剪刀、双极电凝、吸引器,仿佛早已与他的双手融为一体。那是救患者于危难的手术,却也是精益求精的医者神技。
记者注意到,在这一个小时里,张俊廷拿剪刀和双极的左手始终悬空。助手说,双手悬空工作两三个小时对张俊廷主任来说是很常见的事儿。
很多同事都评价张俊廷的手术风格“云淡风轻”。他自己则认为做手术和司机驾车的道理差不多,都是经验积累、水到渠成,“我是高速、盘山路、胡同都开过了”。
医之大者,除了要具备丰富的学识和精湛的手上功夫,一颗时刻为病人着想的心更是必不可少。
2014年10月,张俊廷因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接受了急诊手术。谁成想就在这几天,他的一位病人病情加重,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没有丝毫犹豫,仅仅手术后第五天,张俊廷在饮食尚未恢复、伤口还没有拆线的情况下,打着腹带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台上,他依旧沉稳如山,看不出一丝一毫病痛的痕迹,整个肿瘤切除过程异常顺利。但有心人会注意到,走出手术室时,他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了大半。
很多人赞美他医德高尚,但在张俊廷看来,这不过是在尽一名医者的本分罢了。
“ 暖男 ” 主任
俊式微笑
时常挂着“治愈系”微笑的张俊廷是个百分百的“暖男”,他会用桌上的饼干哄就诊患者带来的小女孩儿,也会用“钢筋水泥”、“除草剂”等简单易懂的话语为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解释病理。
门诊日,采访结束时已是晚上7时许。从早上开始手术到午后,赶到门诊楼接诊,超负荷工作了12个小时的张俊廷,轻轻舒了一口气,抬头第一句是:“你们跟着我到这么晚,辛苦了!”
走出门诊通道,记者听到保安小哥念叨了一句:“今天还不算晚,没有看到晚上9点。”灯影里,张俊廷并不魁梧的身形越走越远,步履平静而坚定。
张俊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神经外科七病房(颅底脑干病房)及特需病房主任,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外科学(神经外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兵器谱认证
主要从事颅底和脑干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脑干肿瘤及颅底肿瘤的诊断治疗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出诊时间
星期一下午(特需门诊)
星期三上午(特需门诊)
简介
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2004年荣获全国和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荣获第二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国家级、市级和局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局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研课题7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参编数部专业书籍。2006年获得“中华医学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在颅底脑干肿瘤治疗方面具有突出贡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耳前颞下入路切除鞍旁及海绵窦肿瘤,首先采用了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同时设计并开展了经双额扩展入路切除蝶窦区及上斜坡肿瘤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又突破性的率先采用颞下岩前硬膜下经小脑幕入路处理岩斜区及脑干内各种复杂肿瘤。每年完成颅内复杂疑难性肿瘤及脊髓内肿瘤显微手术近500余例,其中脑干肿瘤及颅底肿瘤的治疗水平,不论在肿瘤的数量、全切率及术后疗效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神经肿瘤学组名誉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