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中国顶尖医疗团队——
本期人物: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党总支书记 神经外科六病区副主任 贾 旺
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六病区。已经做妈妈的患者小方(化名)早早起床,收拾停当后,准备等待护士接她进手术室,今天神外六病区的贾旺教授要为她切除个头很大的听神经瘤。为此,她已经等了两月之久,但临到手术仍不免有些紧张。
手术前她还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掏出手机,拢拢头发,小方郑重地按下了自拍键,然后半开玩笑半苦涩地说:“待会儿手术出来,我说不定就嘴歪眼斜了!我要拍下我现在的模样,让孩子今后看到这些照片,明白他妈妈也曾是个五官端正的漂亮妈妈!”
六个月后,来贾旺门诊复查的小方一扫术前的阴霾,灿烂的笑容看不出丝毫术后的异样,“我还是原来的我!”
小方是幸运的,因为她来就诊的北京天坛医院被誉为中国神经外科的圣殿,贾旺教授所在的六病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听神经瘤及垂体瘤诊疗中心。
迄今为止,六病区在国内,甚至国际听神经瘤诊疗领域都拥有着令人瞩目的骄人成绩:面神经解剖保留率达100%,面神经功能保留率高达90%。
六病区的病人,主要是 听神经瘤 和 垂体瘤 的患者。这两种疾病都属于良性范畴,患者短时间内并无性命之虞。但多年来,听神经瘤患者在术后经常要面对十分严酷的后遗症:面瘫和听力完全丧失,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让患者感到生不如死的痛苦。
贾旺师从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和于春江教授,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2年来,他把这两种良性病的精细治疗作为自己的使命。他说:“看着我们手术中一刀一剪很普通,但我们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是为了对神经最大程度的保护,都关系到患者后半生的生命质量。”
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贾旺带领着团队为数千名患者带来了健康美满的生活,挽救了无数个家庭。
来自重庆的董先生半夜就来排队,终于挂上了贾旺的门诊1号,十几分钟询诊时间过去,他的焦虑还是没有缓解。作为正值壮年,还是单位骨干的他,终于把最担心的话问了出来:很多人术后都面瘫了,您看我术后还能和正常人一样吗?
或许已经出院的南京患者老陈能给与董先生一个宽心的回答。
老陈在2013年出现了耳鸣和听力下降的症状,核磁扫描发现他颅内长了个听神经瘤,当地医生建议他最好做掉,如果置之不理的话听力会继续下降直至失聪。不过,当地医院表示医院的整体实力毕竟有限,这种手术他们“做不好”。看着病房里和他同病相怜的病友,要么是术后面瘫,要么连眼睛也难以闭合,忧心忡忡的老陈慕名来到天坛神外,找到了贾旺主任。在老陈看来,一颗心终于有了着落,因为“就这种瘤竟然还有专门的病区,这在其他医院是没有的事”。
手术非常顺利,7天后老陈高高兴兴出院了。回到南京,同事见到他都很吃惊:“你怎么就像没做过手术一样?”不仅如此,老陈的听力仍然保持着和手术前的水平,当他接到贾旺主任的问询电话时,大笑地说:“我现在就是用做手术那边的耳朵听着您的声音呐!”
对于每天摸着黑出门、摸着黑回家,全年要主刀100多例听神经瘤手术的贾旺而言,每每听到这般笑声都会欣慰至极。“这样的结果,对于我们医生来讲,真的是如同爱情爆发般的幸福。”贾旺笑言。
听神经瘤患者最怕的手术后遗症,就是 面瘫 和 听力丧失 。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手术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保面子已经逐渐有了保障,而保住听力是更大的一个难题。
贾旺回忆起自己1994年刚参加工作时的情形,那时切听神经瘤很简单:听神经瘤“就像串在细棍上的糖葫芦”,当时技术就是“两头一掐,中间一切”,手术即结束,所以面瘫发生率是百分之百;现在,“细棍要保留,只是把上面的山楂摘下来”,这意味着不仅要把瘤子切干净,还要把一起走行的面神经精心保留下来。而贾旺带领他的团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保面,更要保听。对于贾旺和团队成员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据了解,国外听神经瘤诊疗的保听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筛查病情越来越早,这就为保听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他们追求的目标,是手术后既要切干净也要保听力,并作为科研攻关项目集中开展研究。贾旺及团队骨干在手术中要盯着高倍显微镜,几个小时保持着悬肘姿势,双手在毫厘之间的神经丛中进出成百上千次。经验、耐心和责任心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考验。
就是凭着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贾旺带领着团队在临床技术以及学术方面都卓有成效: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保留的成绩令同行钦佩;而他本人的研究成果,也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相关科技奖项。他和团队用事实证明,术后保住听神经瘤患者面容和听力的难题,是可以攻克的。而且,他们可以做到最好。
贾旺所在的六病区,还要面对另一种重要疾病 —— 脑垂体瘤。
门诊室,一个面容和常人有异,粗手大脚的大汉像半座山似的坐在贾旺面前。“你是不是睡觉打鼾?”,“男性功能有没有减退?”,“心脏是不是也不太好?”。
对面的患者一连串回答“是”,最后忍不住说,“您怎么跟神仙一样?”
这种生长激素亢进引起的诸多变化,就是脑垂体瘤所致。贾旺告诉记者,“过去四十岁女士闭经了,认为是年龄到了该有的现象,很容易忽视不去治疗;同样,男性到四十岁发现性功能减退,会简单归因为社会压力大,但现在有可能发现是脑垂体瘤。”
贾旺介绍
脑垂体瘤堪称脑肿瘤中的“活瘤子”,虽然只有花生米大小,却不断大量分泌异常激素,不但增加颅内压力,造成头疼、视力下降,还会因为内分泌异常造成生长发育异常等,更会引发妇科或男性疾病。
其中男性性功能减退的患者中5-10%是因为垂体瘤,女性提前闭经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则高至20%。很多育龄妇女还因为垂体瘤导致不孕不育。近年来,天坛神外收治的垂体肿瘤患者逐年增加,年手术台数从六七百台增长到了一千两百台左右。
他还记得这样一个女性患者,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脑内长了很大的垂体瘤,医生表示没办法手术,建议去北京治疗。两口子出发来京临锁门时,她回望了一眼整洁的家,半凄楚半开玩笑地说,“多好的一个家啊!可惜要留给‘小三儿’了!”当成功地在六病区实施手术后,她得意地对自己爱人说:“哈哈,这次你想换都换不了了!”
这样的病例在六病区很多,患者做手术之前极度焦虑,担心下不了台,担心术后面瘫,担心能否恢复生育能力……
所幸,最后的结果总是给他们以惊喜。
惊喜来源于完全为患者着想的治疗理念。为了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贾旺在手术中使用国际最先进的导航仪,利用万能注册技术,把手术器械全部变为导航探针,避免了手术方向偏移可能带来的风险,还可以发现躲藏在角落里的肿瘤!刚开始使用导航仪实施手术时,这种最先进的技术吸引来手术室众多医护围观,手术结束,大家不由啧啧称赞,伸出大拇指,称其为“完美的手术”。
除了手术技巧,垂体瘤治疗还有其特殊之处,就是治愈的理念和维度。贾旺一直坚持的一个理念,就是“对患者不仅要做到影像学治愈,更要做到生物学治愈”。
为了让患者生化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贾旺团队持之以恒的挑战极限。他们和医院的其他科室包括内分泌科、妇产科、放疗科等组成多学科协作团队,开设联合门诊,为患者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术后生殖重建方案,从而实现更高级的“生物学治愈”目标。
不仅仅满足于现状,勇于在医学探索中挑战一个又一个高峰 —— 这似乎是刻在贾旺骨子中的一种精神。从1997年做研究生,到2004年固定在六病区垂体瘤和听神经瘤专业组,贾旺在天坛神外这艘高度专业化的“航空母舰”上不断挑战单病种诊疗的极限。
但是,他对医学研究的渴望远远没有停止。2009年,他远赴美国凤凰城BARROW神经外科研究所访问学习,开始了自己与国际神经外科同行的交流学习。2013年,已经担任病区副主任的他不满足现有的知识结构,专门飞赴英国CARDIFF大学外科肿瘤研究所,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脑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这是被他称为“发疯”的半年,他整整做了半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在他看来,自己的目的很简单:
良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但恶性肿瘤很快就会复发。我们现在这么多医生,没日没夜地做手术,好多病人还得排队3个月以上才能得到治疗。所以,如果能找到致病基因,探求到肿瘤的发病机理,才能真正为患者解决病痛。
这
就是贾旺,这就是天坛神外未来“航母”的中坚力量。永不满足,永远追求新的突破,让贾旺的个人成就不断提升:
从2003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后,他于2014年又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市级人选。
2015年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近年来他主编专业书籍“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图谱”一部,参加编写专业书籍3部,在国内国际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著达到20余篇,SCI收录12篇。
他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科研发展专项基金,卫生部行业专项研究基金等科研项目共9项。
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
2015年,对于贾旺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彭丽媛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以下简称特多)时,承诺要在未来三年,向加勒比地区派遣100名医疗队员。随着派遣任务逐步进行,中国第二批援特多医疗队在2015年初出发,作为医疗队队长,贾旺率领着由1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抵达特多。援外期间,医疗队员们在当地接诊病人逾万人次,完成各种手术664例,创造当地医学史上诸多第一。
刚到特多时,贾旺和医疗队遭遇了想象不到的困难。由于常年短缺神经科医生,当地医院已经五年没做过正规的神经外科手术了。诸如核磁共振排队等一年、约外科医生的号排队一年等现象,甚至病人在漫长等待中去世,都是普遍存在。“这就是他们的医疗现状,我们很吃惊,也很难接受。对医生来说,最心痛的就是一个本可以治好的病,病人却在等待中去世了。”贾旺说。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中国医疗队主动加大神经外科门诊的预约量;把手术日从原来的一个增加到两个。由于中国医生的手术效率很高,每个手术日可以安排两台手术。这意味着,一周可以完成4台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随来随做。
不久,贾旺又接诊了一位颅内长着“顽固”听神经瘤的胖姑娘。
姑娘的父母介绍,女孩21岁时就被发现听神经瘤。这些年,经历了当地医生和美国医生的两次手术,但肿瘤仍没有被彻底切除,并持续发展。伴随着激素等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原本很秀气的姑娘变成了250斤重的胖姑娘。
“我们可以把这个瘤完全拿掉,但之前被损害的面神经功能难以恢复,您还选择再次手术吗?”贾旺将手术的预后和风险如实告知,女孩的母亲表示,“一定要再接受手术”,希望女儿健康的活着。
手术前,贾旺接到曾为女孩手术的主刀医生的电话,“我能去观摩手术吗?”贾旺爽快答应下来。
在显微镜下,听神经瘤和血管、神经的粘连被一点点剥离,经过4个小时,这个困扰了女孩数年的肿瘤被完整地切除。当她被推出手术室时,她的家人还以为手术需要花很长时间而到医院外面吃饭去了。圣费尔南多医院的特多医护人员对此十分惊讶,因为他们早已做好了要持续工作20多个小时的心理准备……
看到术后清醒的女儿,女孩的妈妈激动得热泪盈眶。观摩手术的特多医生也一直用“不可思议”表达自己内心的震撼,“中国医生的技术太完美了”!
就这样,贾旺率领医疗队在特多救治了一批长期得不到医治而命悬一线的病人,帮助特多的医生迅速提升手术能力,为特多神经科的发展打下基础。包括在圣费尔南多医院全面开展了显微外科手术,并为当地建立了显微外科培训中心。
天坛神外的美誉不仅在国内远扬,更是在大洋的另一端赢得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作为一名医生,我不能驰骋于沙场马革裹尸,不能拼搏于赛场为国争光,但能通过援外医疗的机会报效祖国,我知足了。”
这就是贾旺 ——
一个以病患完美康复为毕生追求的外科医生,一个勇于挑起颅底肿瘤生物学特性和综合治疗方向重担的医者。45岁,正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的黄金时期,而未来贾旺在他所专注领域的深入探索,绝对值得我们一直关注。
跟着贾旺主任出门诊,发现这位神经外科专家还是个语言天才,讲起病情来,或形象生动,或幽默风趣,于是集成一辑,以飨读者。
1.听神经瘤就像一串糖葫芦,神经就是那根棍,瘤就像串在棍上的山楂。山楂吃了,棍不受影响,难。但两端一掐,中间拿走,容易。
2.外科手术就是愚公移山,伽马刀手术是把活火山变成死火山,但是会有再喷发的可能。
3.北京天坛医院是中国神经外科的航空母舰,不仅仅是体量大,而是战斗武器齐全,既有战斗机、歼击机,又有预警机和加油机,能完成各种战斗任务。更重要的是作为舰队的旗舰决定着舰队的航向。
4.大脑就像灯管,发光发亮都看见它了,其实最重要的是开关,甭管灯管是飞利浦的还是日立的,开关坏了就不亮了,这个开关就是脑干。
5.神外培养周期很长,职业生涯短,特别是颅底组大夫,40以前干不好,50以后干着累。
6.神外医生在的手术中的一个特殊能力是把看不见的肿瘤一步步转移到手术视野中来,然后像围点打援那样来一部分歼灭一部分。
7.我只看病不算命。
8.病人得了脑肿瘤是不幸的,找到我们手术是万幸的。
贾旺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党总支书记、神经外科六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兵器谱认证
垂体肿瘤、听神经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
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简介
1994年,开始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师从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和于春江教授,专业方向为颅内肿瘤的应用显微解剖和综合治疗研究。共参加各类手术5000例以上,并在垂体肿瘤、听神经瘤的临床治疗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解剖方面有深入研究。
2003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2009年,美国BARROW神经外科研究所访问学习。
2013年,英国CARDIFF大学外科肿瘤研究所进行脑肿瘤的基础研究。
2014年,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市级人选。
2015年,入选北京市高层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近年来,主编专业书籍“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学图谱”一部。参加编写专业书籍3部,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著20余篇,SCI收录12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科研发展专项基金,卫生部行业专项研究基金等科研项目9项, 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
目前担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中青年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北京地区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医师定期考核编辑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