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当他因为成绩优异从古老的关中踏进医科院肿瘤医院的大门时,心中还在嘀咕,同学间传说的“到肿瘤医院的工作就是天天刷试剂瓶”是真是假?
如今,他已成为这个亚洲最大的肿瘤研究中心肺癌、食管癌等领域年资最高的教授之一。
他立志成为从患者的角度为之看病的医者,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治肿瘤的好技师。
他,就是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教授王永岗。
癌症的威胁与日俱增。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年报显示,每年新发癌症病例为312万例,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为270万例。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
王永岗还记得刚到医科院工作时的情景:那时候的肿瘤医院四周还被农田包围着,病人也不像现在这样,永远也看不完似的。那时候的他,跟着老教授每天上手术“拉钩”,一般上午也就一台手术,下午还可以悠闲地写写病历看看书。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压力的巨增,癌症发生率呈爆发式增长,“就像北京的人口一样”。
王永岗喜欢研究哲学,所以采访中不时会冒出“全局观”“方法论”这样的词汇。比如作为一个肿瘤科医生,他认为一定要有全局观念。一位患者,肺部发现了肿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说我是胸外科大夫,我只管切肺肿瘤,别的就不管了,还要考虑骨、脑、肝等脏器是否转移?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否则,患者即使做了肺部手术,对他整体的疾病并没有根本性改善。他说,作为大夫一定要站在患者利益的立场考虑问题,任何治疗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只有对患者利大于弊时才能治疗。所以,对每一个患者,他总要详细跟病人交代清楚:你这种情况,需要做什么检查,为什么要做,治疗方面,该手术还是该放化疗。“我虽然只管做手术,但是其他治疗方法也要跟患者讲清楚,就像打仗一样,要有全局观念,首先战略上不能出错,然后才是战术”。他说。
做了28年肿瘤科医生,王永岗觉得自己头顶上一直绷着根弦,让他在诊断治疗上不敢有丝毫懈怠:患者不是癌症,要是被诊断为恶性切掉了,给患者不仅增加经济负担还增加额外的身体上的痛苦;反之,是恶性肿瘤而被放过了,患者的生命可能由此消逝,所以他提醒自己:谨慎再谨慎。是癌要谨慎,不是癌,更要谨慎。
将近30年的手术经验,患者的肺脏、食管结构在王永岗眼里早已是透明的了。他清楚每条血管的走向,如同将军了解战场上的每一道河流山川。
即使这样,术前他还是要仔仔细细研究手术方案,并做到极致。“我不希望我的手术台上出现戏剧化的场面。”影视剧中,为了增强可看性,医生们往往会演绎一幕幕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场景:意外发生了——各种抢救——成功!家属的喜极而泣,医生的汗流浃背(此处可自行脑补)。而王永岗的手术,虽然险象环生,斩关夺隘,但在外人眼里,却是行云流水,波澜不惊。
胸外科手术是外科手术中最凶险的手术,因为手术中涉及的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器官:心和肺。一旦大出血,几分钟内就会要了命。所以他宁要平和,不要险胜。
他接收了一位右肺中叶良性肿瘤患者,虽然不是恶性,但长时间反复的炎症使病变和血管粘连很严重。全科大查房讨论时,许多医生都认为应行右肺中、下叶切除甚至全肺切除,患者也是一位医生,他请求王教授最好只行右肺中叶切除而将上、下叶保留下来。难。他冒着大出血的危险,一点点剥离。最终手术很成功,但只有内行人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一番考验。
“和别人相比,我的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是最少的,这点我很自豪。”低调的他谈起并发症,难得这么主动。他和别人开玩笑说,“什么样外科医生厉害?不会治并发症的医生最厉害!因为遇到的并发症太少以至于缺乏治并发症的经验!”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诊疗手段越来越丰富,对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也越来越高,但是面对众多的检查,患者往往一头雾水,甚至还会心生反感。碰到这种情况,王永岗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让患者听明白。
一位患者早期肺癌病变,不放心,询问是不是需要再做个比较昂贵的PET-CT,可以看得更准?
“X光片和CT反映的是人身体的密度。比如工厂的机器,是钢做的,木头做的,还是水泥做的呢?这是CT或X光片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过CT切分得更细,所以信息量更大,更准确。骨扫描是看代谢,比如敌人的兵工厂里,我可以从每月的用电量、用油量,判断生产的活跃度。因为癌细胞相对生长比较活跃,代谢快,所以从这点上就可辅助判断。PET-CT是把这两方面整合起来。早期病变癌细胞代谢比较低,所以这项检查对你来讲,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明白了明白了,谢谢您。”形象的表述,患者放心走了。
肿瘤生长在患者身体上,医生可以对各种肿瘤及其生长阶段进行分类分期,却不可能分类分期肿瘤患者。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教育背景、经济基础、家庭负担都各不相同。所以王永岗在为肿瘤患者制订治疗方案和寻求循证医学依据时,更多的是考虑患者的利益。
肺穿,全称是经皮肺部针刺活检,是肺肿瘤检查中一项常见内容。一些影像学难以明确性质的病变,通过活检取得细胞学组织可以作出明确定性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至关重要。是不是越是医生高度怀疑的病例,越需要肺穿来确诊呢?
“错了。越是恶性概率高的患者,我越要拦着他。”他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在我的患者中,恶性概率越高,我越不希望他做肺穿刺活检。因为,操作不当容易造成人为癌细胞转移;相反,恶性肿瘤风险越低的患者倒可以做,做了肺穿刺排除了肿瘤,那些心理负担很重的病人就踏实了。”
胸腔镜下手术是近些年来外科医学的发展趋势,但在王永岗这里,腔镜手术只占到他总手术量的50%左右。“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没有最好的治疗方式和手段,只有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和手段,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你问我枪好还是炮好,我说不知道,只有当你告诉我你想用它们来干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时,我才能告诉你枪好还是炮好。”王永岗笑着说。
他的病人,很多都是老患者介绍过来或是慕名找来的,病情复杂棘手的占多数,这类患者不适合腔镜手术,另一方面,他深信,做过几千例手术的双手,给他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可靠的。
肺叶组织“有点像滚刀肉”,他喜欢手里捏住,摸到病变组织,一刀下去,稳,准,还可以确保切缘干净。淋巴清扫也干净,即使出血也能及时止住。但因为开胸毕竟造成的创伤比较大一些,他尽量让切口小一点,一般都比别人的小。
“答应了,就要给人家弄好,宁肯少做一台手术。”他说,他最愿意冒风险的时候,就是患者最信任他的时候。病人只要说,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弄就怎么弄。他一定是百分百的努力。
王永岗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
胸外科主任医师。
擅长
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及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兵器谱认证
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及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出诊时间
每周四全天(上午专家门诊,下午特需门诊)
简历
1986年7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医疗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9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获医学博士学位。1986年8月至今一直供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从事胸部肿瘤外科治疗及研究工作。2005 年9月被聘为主任医师。2005年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能熟练完成肺癌、食管癌、贲门癌、气管及纵隔肿瘤的各种常规及疑难手术,已完成包括隆凸成形、残胃贲门癌切除、余肺切除、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等高难度手术在内的各种手术2000余例。积极开展胸腔镜辅助下的各种手术,主持开展肺癌的射频消融治疗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工作。
科研工作:积极开展食管癌术后消化功能方面的研究。努力将心脏大血管外科技术应用于胸部肿瘤手术,探讨体外循环在胸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扩大手术适应症及增加手术安全。对我科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对双原发肺癌、残胃贲门癌、肺癌术后复发再手术、贲门癌术后复发再手术等的手术指征、术式、术后处理进行了探讨。积极开展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研究,主持部级、院所级研究课题各1项,参与承担国家“973”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各1项、院所级课题3项。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分别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已在《中华肿瘤》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Cancer Research》等国内外著名医学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30篇。作为副主编编译论著1本。
教学工作:每年带教进修医师2-3名。2005年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带教4名硕士研究生。
社会兼职:《癌症》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编委、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